倏忽秋又尽,明朝恰立冬

2023-11-09       浏览次数:0
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 “倏忽秋又尽,明朝恰立冬”,时光的脚步悄悄,秋天的缱绻温柔还未褪去,冬天已带着丝丝寒意翩然而至。

立冬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记载:“立冬,十月节。立,建始也。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。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立冬,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

立冬过后,日照时间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,气温逐渐下降,南北温差逐渐拉大,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正式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。

以五天为一候,古人将立冬分为“三候”:

一候水始冰,此时,气温下降明显,偏冷的地区水已经开始结冰,但冰层可能只有薄薄的一层,未形成坚冰,太阳一出来也会融化。

二候地始冻,有诗云“蔼蔼野浮阳,晖晖水披冻”,地表温度逐渐下降,土地里的水汽开始凝结,难以踩裂,就像土地开始冻结一样。

三候雉入大水为蜃,立冬时的雉入水化蜃与寒露时的雀入水化蛤相对应,寒露时节的蛤蜊比较小,于是古人推测,是由雀一类的小鸟化成的。蜃为大蛤,立冬后,雉鸡等鸟类不多见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表的颜色线条与之相似的大蛤,所以古人认为这些大鸟变为了大蛤。

立冬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称“四立”,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要的季节节点之一。

春种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万物在春天悄然萌生,在夏天肆意滋长,在秋天满载收获,在冬天进入休藏,迎来新一轮枯荣的大地,即将为新的一年积势蓄能。

在寒冬来临之际,人们要采取一些办法来提升抵御寒冷的能力,于是在全国各地,流传着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立冬食俗。南方地区偏爱吃鸡鸭鱼肉来补充体能,广大的北方地区,则是盛行吃饺子。

“小春此去无多日,何处梅花一绽香”,大自然不知疲惫地调令四序迁流,我们也随之行走在时光里,无论花团锦簇还是落英缤纷,不如就生人间烟火,迎一年冬时,收藏四季的浪漫,静待岁月的馈赠。
打赏
凡注明"来源:眉山买房网"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
0相关评论

热点楼盘

更多